北京时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这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参与,共同角逐109个项目的金牌,作为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北京以一场充满科技与文化的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理解与热情拥抱。
开幕式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代表团依次入场,中国代表团作为东道主压轴亮相,由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和速度滑冰运动员高亭宇共同担任旗手,全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中国为举办冬奥会所做的努力,并强调体育的力量能够促进世界和平与团结。
本届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是历史上设项最多的一届,新增的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与竞争性,中国代表团派出了176名运动员,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展现出中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
在首个比赛日中,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成为焦点,中国队凭借默契的配合与出色的战术执行,在决赛中以微弱优势战胜匈牙利队和加拿大队,为中国代表团摘得首金,现场观众沸腾欢呼,五星红旗在颁奖仪式上冉冉升起,挪威名将约翰内斯·廷内斯·伯厄在冬季两项男子10公里短距离比赛中夺冠,延续了挪威队在冰雪项目上的强势表现。
除了激烈的赛场角逐,冬奥会的场馆设施与绿色理念也备受赞誉,所有竞赛场馆均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并实现了100%绿色电力覆盖,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领先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冬奥场馆,国际奥委会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玛丽·萨罗伊斯表示:“北京冬奥会为未来的大型赛事树立了环保标杆。”
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奥运村内,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通过互动活动增进友谊,美国滑雪运动员米凯拉·希夫林与日本选手小林陵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合影,并配文“体育让我们成为朋友”,吉祥物“冰墩墩”凭借可爱的造型成为全球“顶流”,各国运动员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与它的合影,掀起一股“墩墩热”。
随着赛程的推进,更多精彩瞬间不断上演,在花样滑冰团体赛中,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凭借天才少女卡米拉·瓦利耶娃的出色表现暂列榜首;而在高山滑雪男子滑降项目中,瑞士选手贝亚特·福兹以0. kaiyun 12秒的优势险胜卫冕冠军阿克塞尔·伦德·斯温达尔,夺得金牌,中国选手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资格赛中稳定发挥,顺利晋级决赛,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来自中国各地的1.8万名志愿者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国际雪联秘书长莎拉·刘易斯表示:“志愿者们的微笑是北京冬奥会最美的风景之一。”严格的防疫措施为赛事安全保驾护航,闭环管理、每日核酸检测等举措有效降低了疫情风险,确保运动员能够安心参赛。
闭幕式将于2月20日举行,届时将上演一场充满温情的告别盛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北京冬奥会再次证明,人类能够通过团结与合作克服任何挑战。”这场冰雪盛会不仅留下了无数激动人心的比赛瞬间,更传递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世界期待,冬奥精神将继续激励全人类携手共创美好未来。